政府信息公开

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由燕郊高新区宣传策划中心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部分内容组成。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如对本报告有疑问,可与燕郊高新区宣传策划中心联系。(联系地址:燕郊高新区行宫东大街一号,邮编:065201,联系电话:0316-3316631,电子邮箱:xuanchuan2345@163.com)

一、总体情况

2022年,我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市政府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我区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动公开情况。2022年,通过燕郊高新区门户网站发布各类政务信息347件,通过“燕郊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共计1256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2022年,收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1件。当年办结21件,结转至2023年办理0件,申请撤回0件,不予公开0件,申请内容涉及征地批文、政策文件等多个方面。    

(三)监督保障。将国家、省、廊坊市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逐项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导落实。总结梳理依申请公开工作办理难点和关键环节,指导规范开展依申请公开工作,着力提升政务公开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本年制发件数本年废止件数现行有效件数
规章000
行政规范性文件00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0
行政强制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0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总计
商业科研社会公益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其他
企业机构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210000021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000000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一)予以公开210000021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0000000
(三)不予公开1.属于国家秘密000000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000000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000000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000000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000000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000000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000000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0000000
(四)无法提供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000000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000000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0000000
(五)不予处理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0000000
2.重复申请000000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000000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000000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0000000
(六)其他处理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000000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000000
3.其他0000000
(七)总计210000021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000000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结果其他尚未总计未经复议直接起诉复议后起诉
纠正结果审结结果结果其他尚未总计结果结果其他尚未总计



维持纠正结果审结维持纠正结果审结
00000000000000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2年,燕郊高新区管委会政务公开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务公开工作的主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政务公开工作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公开信息归类不够,信息公开不够全面;三是栏目信息发布数量不平衡,公开内容单一化。

2023年,燕郊高新区管委会将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制度,狠抓责任落实,提高工作水平,推动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工作政务公开。坚持重点工作和政务公开工作同步进行、互相促进,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时公开年度规划计划等社会重点关注内容,坚持做到从行政决策到结果的全公开。二是持续推进政务公开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规范公开内容,强化政务公开意识。三是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不断探索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创新公开载体,充分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公开信息,构建多样化的公开渠道,方便公众及时查阅和获取政府信息。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